那么什么時候是白芨施肥的最佳時機呢?種植白芨用什么肥料?該施什么肥?白芨最好的肥料是什么?白芨種植技術講究施肥松土。白芨喜肥,塊根肥大,如果不注意保持根部通風良好,很容易引起根腐病,種植白芨追肥用什么肥料比較好?白芨高產施肥技術,白芨施什么肥料好?氮、磷、鉀是肥料的主要成分,氮肥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莖葉生長,使其茂盛。
1、種白芨怎樣對土壤進行消毒?首先,在種植前,可以用農藥進行消毒殺菌,土壤簡單清洗即可。白芨林下種植技術白芨種植環境要求1。選擇林地白芨有喜陰、喜濕、喜澇的習性,非常適合林下種植。在年平均氣溫1520℃,年降雨量900毫米以上,空氣相對濕度75%以上的地區,選擇坡度≤25°的連片林下地塊種植。白芨適宜種植在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砂壤土或腐殖質壤土中,禁止種植在堿性土壤和粘土中。
2.整地、整地將林地內的枯枝、低邊枝清理干凈。疏伐修剪相結合,將林下透光率調整到30%至50%。仔細清除石塊等雜質后,將有機肥或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均勻鋪在地面上,然后挖30cm以上,細耙土壤,沿等高線做邊框,邊框寬100120cm,高15cm,長度不限。邊溝和圍溝的寬度為40cm。3.種植時間春秋兩季均可種植。
2、白芨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白芨的栽培方法土壤盆栽白芨,可以選擇一些濕潤的土壤,透氣、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放鍋的時候,可以在鍋底填一些碎瓦,然后加入腐植土或者混有一些河沙的園土,再施一點底肥。光照和溫度白芨喜歡溫暖的生長環境,耐寒、遮蔭但忌強光。繁殖白芨適宜的生長溫度應保持在20℃左右,夏季高溫易使葉片變黃,冬季越冬溫度以5℃±10℃為宜。
澆水施肥白芨喜歡濕潤的生活環境,更喜肥,生長期間水肥要充足。土壤要保持濕潤,空氣濕度要保持在較高水平,生長期要經常澆水,干旱時要及時補水。但由于白芨不耐澇,下雨時需要及時排水。肥料要充足。生長期每半個月施一次稀肥水,8、9月份再施一些稍稠的液肥。白芨的育種方法通常采用塊莖繁殖。白芨挖出來,用小刀切成幾塊,每塊有12個小芽。
3、種植的白芨葉子變黃了怎么辦?葉面肥可以彌補白芨所需微量元素的不足,可以用市場上銷售的“華寶”等液體肥料稀釋,每15天噴施一次。施肥宜輕不宜厚。如果葉子有光澤,說明不缺肥料。如果葉片無光澤,應進行施肥。老葉發黃是新陳代謝,更何況已經入秋很多天了。白芨雨水太多,要及時排水。用托布津絕育。肥料不足,增加有機肥的施用。剪掉多余的枝葉,保持通風通透。疏松土壤,保持土壤透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