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惡苗病俗稱雄稻。這是一種世界性的疾病。病菌主要通過種子傳播,發病的適宜溫度為3235。1.癥狀和發病階段受傷害的植物在幼苗期的24片葉子后表現出癥狀。植株莖葉黃綠色,細長,比正常苗高1/3以上,根系發育不良。大部分都是插本田后死的。本田期,從分蘗開始出現癥狀。病株高大細長,葉片黃綠色,節間變長,莖基節上有倒生的不定須根,分蘗少或無。多數死于孕穗期,少數病株可拔白穗。
用30% IJM可濕性粉劑對種子進行消毒,每袋含50公斤水,約40公斤種子可在室溫下浸泡57天。浸種后的種子可不經清水沖洗直接發芽,防惡苗病效果達99%以上。同時還具有壯苗、促根、增加葉片數等多種功能。或用45?1可濕性粉劑加500倍水,常溫浸種,每100公斤藥液可浸種80公斤水稻種子。稻田發病前,用50%多菌靈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和0.2%磷酸二氫鉀每7天噴一次,共23次。
5、水稻田 自生稻如何處理水稻田自生如何用水稻處理水稻田自生秧苗來自前一茬作物的倒田或來自秸稈的再生。主要措施可采取提前24小時淹田后晾曬,促進倒田早期發芽和加大田間耕作力度,碾壓前茬或在移栽前對田間生長的再生稻噴灑無菌除草劑。采取了以上措施,一般自生飯很少。對于自生水稻移栽后在田間生長的水稻,只需人工拔苗即可。如何應對稻田雄稻惡苗病俗稱雄稻,是水稻生產中常見的生理病害。此病可在苗期至現穗期出現,一般在45葉期開始出現癥狀。病苗細長,容易識別,根系發育不良,根毛少。早期出現癥狀的病苗大多在移栽前后死亡。本田通常從水稻分蘗期開始出現癥狀,病株呈淡黃略色。另一個特點是在下層節點上有上下延伸的偽根。大多數病株在水稻抽穗前后死亡,少數能抽穗,但不能正常結實,故稱雄稻。死亡病株的下部葉鞘和莖上有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期間偶爾有零星的黑紫色小孢子。當谷物被殺死時,它們中的一些就變成了谷物。它們中的一些在內外穎片的連接處具有紅線病原體分生孢子。預防措施——受感染的種子是惡苗病的傳染源,嚴格的種子消毒是防控該病的有效措施。150%溴硝醇200,250倍,浸種3天,種子與藥液比為11.2。每天攪拌一次,浸泡到底,直接催芽播種0.245% 901可濕性粉劑。浸泡種子40kg左右,室溫室內浸泡57天。方法同上。310%用10kg水浸泡種子2ml,攪拌均勻,再用6kg浸泡種子。最后把它們泡好后,不用清洗就可以直接催芽播種了。如何去除水田里的青苔,曬干青苔,或者噴硫酸銅。硫酸銅的用法和用量因含量不同而不同,可以查閱。
6、用什么 農藥除稻里的雜稻?在水稻生長期,沒有安全有效的選擇性莖葉處理除草劑殺滅水稻、秈稻等雜草。一般只能手動拔出。只有使用一些抗除草劑的水稻品種,如金粳818金稻372,才有可能使用相應的特效除草劑去除雜草稻和糯稻。問:去年有人用杜邦Ott給水稻除草,效果還不錯,但是種出來的水稻會變黃,所以不敢用。答:用這種藥除草效果不好。這個藥用起來風險還是比較大的,要控制好劑量。
答:日本制造的thiobencarb產品可能不起作用,但非日本制造的產品可能起作用。在2葉期和1心期水稻之前施用噻苯卡是不安全的,在直播水稻機插秧階段或直播水稻1葉、1心、2葉芽溝水階段施用噻苯卡,對晚發芽雜草稻有一定效果。thiobencarb的產品,日本產的,對水稻是安全的,對有水層的直播稻田也是安全的,所以看起來對雜草稻應該沒有防效,問:之前報道過丙草胺在芽谷直播稻1葉、1心、2葉階段施用,對晚發芽雜草稻也有一定抑制作用。是這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