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害蟲可分為地上害蟲和地下害蟲,其中以馬鈴薯塊莖蛾蚜蟲為主。1 馬鈴薯真菌性病害——晚疫病/晚疫病是主產區最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其最初的傳播源是鄰近的馬鈴薯地或番茄雜草和有機堆肥。防治晚疫病,首先要選擇抗病品種,然后播種前嚴格剔除病薯。一旦發生晚疫病侵染,一般難以控制,因此需要在晚疫病發生前進行化學防治,即當天平均氣溫在1025°之間,下雨或空氣相對濕度超過90% 8小時以上,45天后進行噴霧防治。
4、 馬鈴薯使用赤霉酸的功效和使用技術以及注意事項有哪些?1功能及用途:增加苗齊產量。主要原理:赤霉酸是促進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內源激素之一。在植物中,赤霉酸在發芽的種子和芽的花、雄蕊、花粉粒、果實和根中合成。赤霉酸是一種廣譜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不同作物具有多種生理效應。應用于馬鈴薯浸種時,能刺激細胞伸長,打破塊莖休眠,促進休眠芽萌發和植株生長,使幼苗健壯,提高馬鈴薯的品質和產量。主要產品:40%赤霉酸可溶性粒劑3%4%赤霉酸乳油75%赤霉酸晶體粉。
5、土豆葉片染病影響產量,土豆葉片染病該用什么藥?馬鈴薯是糧食、蔬菜飼料和工業加工原料兩用作物。早疫病和晚疫病是大田種植的嚴重病害馬鈴薯。由于這兩種疾病的癥狀容易混淆,給防控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正確區分馬鈴薯早疫病和馬鈴薯晚疫病,對基層農技人員正確指導農民田間防治這兩種病害具有重要意義。1.馬鈴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區別。馬鈴薯早疫病的病原體和癥狀。馬鈴薯早疫病是一種真菌病害,由疫霉亞科引起。
葉片受害時,產生圓形或近圓形深褐色斑點,具有直徑34毫米的同心輪紋,濕度大時,病斑處產生黑霉層。當疾病嚴重時,葉子干燥并脫落,導致田地里的葉子燒焦。塊莖被感染,皮損呈暗褐色或深褐色,圓形或近圓形,患部略凹陷,邊緣清晰,皮膚呈淺褐色海綿狀,干燥。馬鈴薯早疫病的葉片癥狀。馬鈴薯晚疫病的病原和癥狀。馬鈴薯晚疫病也是由發菜中的致病疫霉引起的真菌病害。
6、 馬鈴薯的環腐病是怎么引起的?怎樣防治效果最佳?馬鈴薯屬于茄科茄屬植物,是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它不僅可以作為新鮮蔬菜,也可以作為食品加工的原料和飼料。它具有產量高、適應性強、貯藏用途廣、營養豐富的特點。其產業發展前景遠大于水稻、玉米、小麥等其他谷物,經濟效益、營養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可觀。我國是馬鈴薯的世界最大生產國,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西南、華北、東北、西北、華中和華東地區。







